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争做校园好网民,根据有关通知要求,现就开展第七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校内作品征集活动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挺膺担当建新功
二、活动对象
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党务工作者或从事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业教师均可参与。
三、作品征集及报名方式
活动征集优秀网络文章、优秀工作案例、优秀微课、优秀新媒体作品4类作品,征集作品的主题详见附件1。所有作品须为2022年10月1日至提交截止日期间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作品征集时间为2023年11月15日至2023年12月8日。
报名问卷链接:
投稿邮箱:xiadayiban@xmu.edu.cn
(一)优秀网络文章
须面向大学生创作,体裁不限,要体现价值引导、思想引领,内容观点正确、立场鲜明,育人功能凸显,紧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对广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意义。鼓励网络首发,有较高的转发、评论和引用量。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且必须为文章第一作者。
(二)优秀工作案例
可围绕个人或团队(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室、理论社团、心理咨询室、创新创业工作室等)在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师生网络素养、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文明教育、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工作过程中探索施行的好经验、好做法及维护运行的平台及栏目,或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利用网络对遇到的热点、难点、重点、突发事件等进行释疑解惑和深度辅导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撰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剖析、总结、提炼形成的新对策新经验。案例需已形成一定的典型性经验,有固定工作平台、可靠条件保障、长效工作机制和明显育人实效,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
案例内容应包括项目主题和思路、实施方法和过程、主要成效和经验、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等,要求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字数3000字以上,可配说明图片和视频。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
(三)优秀微课
应围绕日常工作实践或学习教育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场景、要点或环节进行课堂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思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作品要贴近师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在思想融入、情景设计、表达演绎、拍摄制作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标题简洁,目标明确,有个性和特色,作品片长不超过15分钟;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
(四)优秀新媒体作品
高校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的宣传报道、经验分享及成果展示等,在网络上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的转发、评论和引用量,体现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方式方法。作品包括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校园MV、音频、H5作品、图解、漫画、长图及动图等。
视频类作品,片长不超过10分钟,文件格式为MP4,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图解类、长图类、漫画类作品,提交图片文件,JPEG格式。动图类作品,提交图片文件,GIF格式。H5页面类作品,提交网络链接。音频类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格式统一为MP3,以Word形式提供音频文字,保证音质清晰流畅,有听觉美感,可根据需要配音效或进行其他后期制作。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
五、作品报送要求
请参赛教师于12月8日12:00之前按要求填写报名问卷,同时将作品原件打包发至投稿邮箱,邮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作品类别”。
六、作品评审及推选
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本次活动为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校内征集活动,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作品将由学校推荐参评第七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的对应竞赛单元。
七、注意事项
1.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2.所有作品须无版权纠纷,作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
3.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展览出版权,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组委会保留取消其参与资格的权利。
联系人:郭建群 0592-2188231
附件: 1.第七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作品创作选题指南.docx
2.第七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作品征集信息表.docx
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共青团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委员会
2023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