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

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

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

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

学子风采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学子风采 > 正文
青春风采·榜样力量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王雨晴:从“建筑梦想家”到“服务设计师”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7日 浏览次数:

王雨晴

建筑学2018级本科生

GPA:3.95 专业排名第一

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2022年4月获评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文庆奖学金

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自强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七期学员

曾任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

已推免至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




做全力以赴的“行动派”


四年前,王雨晴与建筑学这个专业初次相遇,陌生的领域、能否适配的能力以及未卜的前途瞬间把压力值拉满,典型“行动派”的她为了解并解答专业相关的疑惑,在大学的第一个小学期成为了资料室的常客,通过原始的笨方法,大量的阅读专业书籍、学术期刊,渐渐明白:建筑学探讨的并不仅仅是建筑设计相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建筑中人与人的关系、一个城市的生命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Atelier Bow-Wow《图解空间》中生动细致的剖面提醒她关注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设计的必要起点,Alto的养老院打开了她对自然人本设计策略的认知,van Eyck的作品启迪了她空间应为大众设计以及结构体系的魅力…她也经历过数次方案被否定的“至暗时刻”,在映雪的工作台与同学们深夜奋战,但内心知晓思辨、磨砺方能成长。正是由于这份坚持和热爱,让她逐渐找到了专业学习路径,自大二起GPA一直保持在3.9以上,在分数衡量的成绩背后是专业学习带来的不可衡量的全面成长。


匹配且高效的学习方法让王雨晴在本专业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但她骨子里的“冒险”精神推动着她跟随兴趣,走出“舒适圈”,不断扩大自己的人生的半径。

对创业很感兴趣的她,从大一进入“基于眼动实验的旅游者视觉感知研究”的大创小队进行锻炼,大二跟随该项目初尝“互联网+”校赛,到大三成为迭代出的项目的负责人,再到大四重装出发闯进国赛。


“如果说,要给这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贴一个标签,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我想是一次冒险。”


在这段跨专业大赛的拉锯战中,王雨晴一路“打怪”升级。最初的项目构想十分单薄,虽有想法和实践基础,但与“创新创业产品”完全沾不上边;为了解决问题,她在老师的指导下破釜沉舟,在课业最繁重的大三,重组团队,重订方向。她一边在本专业的日常实践与研究中深入思考总结经验,一边还要学习软件开发、数媒应用等跨专业的知识,深入现实行业,从软件“小白”进阶成为“百事通”,终于以“疫情时代下博物馆空间体验优化”为突破点备战国赛。期间,她历经了省赛因疫情突至导致比赛节奏和形式被打乱,扛过了赛前两天临时调整产品理念而伴随的路演的框架大改,克服了国赛线上展示的大劣势一举摘银,创造了学院历年来的最好成绩。


她坦言:“那时候白天上完课在映雪‘肝’设计方案,晚上继续打游击式地‘肝’比赛,一边要解决设计方案的难题,一边要消化专家评委的犀利指导,脑细胞频频告急……但好在这是一个不断进阶、充满希望与激励的过程,原有的知识边界不断被打破,抗压调解能力不断地提升,有着每次在ddl前啃下了最硬骨头的畅快淋漓,也有着拓展商业运营、软件开发多学科知识带来的充盈,这段痛并快乐、不计得失、但行好事的冒险,是我难得的人生一课,也是厦大给我的最棒的礼物。”



做勇于担当的“规划师”



除了在学业、科研和竞赛上的稳扎稳打,王雨晴还是名副其实的“时间管理大师”。她曾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执行主席、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乡建社副社长,还参与了长春市艾荣财务服务有限公司“自强思源”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学生工作与学业压力”这一问题时,王雨晴说“学生工作与学业之间并非是矛盾体,合理的时间规划只会让两者相得益彰。”


“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多年的学生工作让王雨晴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砖头精神”。在四年的成长过程中,她曾忙碌在学院大大小小的文体活动中;她也曾“跨越山海”,前往四川达州开展社会调研与志愿教学;她还着眼于国家发展大势,助力乡村振兴,带着满腔热忱,四次下乡实践、举办乡村振兴论坛,足迹遍布闽地乡村。



做满怀希望的“赶路人”



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在保研阶段,王雨晴明确地选择了跨专业的道路,最终圆梦同济国创,未来将在产品服务体系设计方向深入研究。正是那一场贯穿四年的“互联网+”冒险之旅,为她选择跨专业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新的研究领域,她希望能够应用本科所学的知识,结合系统设计思维,在广袤的设计领域中,继续践行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精神,迎接后疫情时代全新、复杂的挑战,为设计出更具社会意义与情感价值的空间环境寻求新的突破。



从厦大到同济,从建筑走向更广阔的设计。大学五年的学习与拼搏,让她学会了自我探索,也实现了从“建筑梦想家”到“服务设计师”的跨越。明年的金秋,她即将登上开往同济大学的列车,承载着厦大人的情怀与希望奔赴下一站,继续探索未知,继续勇毅前行。